首页 >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逐梦体育新征程!体育与大健康学院开展2025级运动训练专业新生认知教育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7 09:00

为帮助2025级运动训练专业新生破除专业认知误区、明晰学业规划路径、找准职业发展方向,夯实四年专业学习的认知根基,2025年9月22日,体育与大健康学院精心组织召开2025级运动训练专业新生专业认知教育会议。会议由运动训练主任薛山教授统筹安排部署,副主任马得平主持会议,全体2025级运动训练专业新生参会,共同开启对专业“科学+实践”核心内涵的深度探索。

启新:以热情破冰,筑牢专业认知起点

“欢迎各位体育追梦人加入运动训练大家庭!”会议伊始,马得平副主任以热情洋溢的致辞拉开序幕,他向新生们强调,从参会这一刻起,大家正式开启与“运动”深度绑定的专业学习旅程,希望全体新生以全新视角审视运动训练专业,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融合中,逐步成长为“懂运动、会专业、能创新”的体育人才。

随后,马得平副主任简要介绍体育与大健康学院的发展历程、教学资源配置及育人理念体系,让新生对学院的办学实力与培养方向有了初步且清晰的认知。为进一步点燃新生的专业热情,会议现场播放了运动训练专业宣传视频——画面中,运动员们以汗水浇灌梦想、用坚持突破极限,从日常训练的精益求精到赛事领奖台的荣耀绽放,生动诠释了运动训练专业的独特魅力与价值内核,在场新生纷纷表示深受触动,对未来专业学习充满期待。

深耕:以四维讲解,明晰专业学习路径

作为会议的核心环节,马得平副主任围绕“认知纠偏、理实关系、课程体系、职业前景”四大维度,为新生们系统解读运动训练专业的学习逻辑与发展方向,助力大家精准把握专业核心。

1.破除认知误区,重塑专业认知

针对部分新生可能存在的“运动训练只练不学”的误解,马得平副主任明确指出,运动训练专业并非“单纯的运动技能培养”,而是以“科学理论为支撑、实践应用为目标”的专业领域,核心是培养“懂训练、会指导、能创新”的复合型体育人才,而非“仅懂技能的运动爱好者”。他强调,专业学习需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精度,二者缺一不可。

2.阐释理实关系,夯实学习逻辑

为让新生理解“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马得平副主任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例展开讲解:《运动解剖学》可解析肌肉骨骼与运动发力的内在关联,帮助科学设计训练动作;《运动生理学》能指导训练强度与恢复节奏的科学把控,避免运动损伤;《运动营养学》可规范运动饮食与补剂选择,提升训练效果。他形象地将理论知识比作避免“盲目训练、低效蛮干”的“工具箱”,强调只有将理论学深悟透,才能让实践更具科学性与针对性。

3.梳理课程体系,明确进阶路径

马得平副主任向新生详细介绍了运动训练专业“四年进阶式”课程体系:大一年级聚焦《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等基础理论与基础运动技能课程,旨在筑牢专业学习根基;大二年级至大三年级侧重《运动训练学》《专项训练实践》等核心课程,强化专项技能与训练指导能力;大四年级通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实现与职业发展的无缝衔接,为步入职场或继续深造做好准备。清晰的课程规划让新生对四年学习节奏有了明确把握。

4.拓展职业前景,打开发展视野

在职业规划指导环节,马得平副主任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学院毕业生就业数据,为新生梳理了多元职业发展方向,包括各级各类体育院校教师、专业运动队教练、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指导师、体育赛事运营与管理专员、运动康复指导等。他鼓励新生结合自身兴趣与特长,提前规划职业目标,在专业学习中针对性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运动训练专业是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沃土,未来四年,愿大家以热爱为帆、以专业为桨,在体育领域实现价值!”会议尾声,马得平副主任的寄语为新生注入信心。此次专业认知教育会议,不仅帮助2025级运动训练专业新生厘清了专业认知、明晰了学习路径,更激发了大家的专业认同感与学习主动性。下一步,体育与大健康学院将持续围绕新生培养需求,开展系列入学教育活动,助力新生更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在逐梦体育的新征程上稳步前行,成长为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分享—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27 2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