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风采

教授风采


胡红,体育与大健康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主持或主研省部级(及以上)教研教改项目1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3项;在《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中国体育报》《中国教育报》等全国各地体育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及文章10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8部。主持或主研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协会管理分会常委、重庆市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流体育学科、一流专业、专业学位和新增体育专业等评审专家,国家体育精品课程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通讯评审专家,重庆市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刘青,体育与大健康学院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高等教育及相关领域

现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技术学科组副组长,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决策咨询专家,中国网球协会首批高端智库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四川天府文化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大学生网球协会主席,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等。主持2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冬奥重点研发项目、科技部软科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部省级重大(点)项目的研究;主编出版著作和教材1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教学)成果奖10项。


侯乐荣,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体育与大健康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学科带头人

现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运动防护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科学训练”专家组成员,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科学训练” 培训专家,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专家,教育部“国家级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专家。

最具代表性的教学科研成果:
体育康复技术在震后伤残患者康复中的开发与应用  
                 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子课题2009-2010    第一
体育康复在青少年肢体残疾人康复中应用的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2009-2010     第一
郑氏伤科理论与临床    
四川省科技出版社2009年ISBN 978-7-5364-6976-1    主编
高等体育院校“体医渗透”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021       第二
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运动损伤康复体系思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006-2007       第二


钟璞,体育与大健康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与运动损伤康复

主持校级以上教改项目10余项,承担国家及项目2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重庆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在高水平学术期刋(CSSCI核心检索)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SCI2篇,其他核心学术期刋发表论文5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已结题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正承担(第二主研人及子课题负责人)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国民意识研究”(18BTY090)。  


向超宗,体育与大健康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方法

主持教育部协同创新项目“运动人体科学虚拟仿真实验实践基地” 、中国体育科学协会项目“体育明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研、重庆市教委课程思政项目“三全育人”背景下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与实践、“1+X”体育强国背景下“社会指导与管理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等课题;发表各类教研教改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大学体育》和《体育选项课教程》2部,参编6部,出版专著2本:《马拉松运动发展与潜在危害研究》《重网球场馆运营与创新》。游泳国家级裁判,重庆市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主持厅局级(及以上)项目5项,主持企业合作横向课题6项。   

齐效成,体育与大健康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主持和主研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5项,主持重点项目1项,主持和主研校级教改课题10项,重点课题3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发表各类教研教改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3部,参编5部。主持和参研省部级课题5项,受邀完成政府咨询项目1项,区科技进步奖1项,重庆市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政府招标采购智库专家,亚足联C级教练员。 


巴朝平,体育与大健康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主研省部级课题1项:《重庆市大学生体质调研》;参研省部级课题1项《“脑舒合剂”改善运动性中枢疲劳的机理研究》;主持校级教改课题3项《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改革初探》《重庆市大学生体质调研子课题》《我校公共体育课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出版教材2部《大学体育理论教程》《大学体育理论教程修改版》;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6篇;主持校级精品课程1项《户外运动》。《国内部分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荣获重庆市第四届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借鉴跆拳道的发展道路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荣获重庆市第四届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试验研究》荣获重庆市第五届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重庆市高校瑜伽课程开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荣获重庆市第五届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试析我国体育学学科危机》荣获重庆市第五届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地方性高校体育赛事资源商业化运作模式研究》荣获重庆市第五届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刘芳,体育与大健康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教学与管理、运动训练

全国体育管理科学大会论文报告会二等奖、重庆市高校第五届论文报告会一等奖、“十一五”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重庆工商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和参研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和横向项目十余项,参编出版专著5部,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研究项目《我国优秀运动员培养社会化研究》获“十一五”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研究项目《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重庆工商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23 18: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