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人人学公益,人人做公益”理念,积极响应“青春建功新重庆”号召,寒假期间,体育与大健康学院学子积极投身到2025年“我和我的家乡”大学生寒假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中,通过实习实践开阔视野、锤炼本领、服务社会。活动聚焦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需求等,覆盖河南、贵州、四川等8省市及重庆合川、垫江、云阳、酉阳、彭水等15个区县,涵盖公益服务活动、“返家乡”社会实践、红色教育活动、家乡文化宣传活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五大板块,累计服务群众超千人次。体院学子们在实践中以青春力量赋能地方发展,彰显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为校地协同育人注入新活力。
青春践行公益,寒冬温暖人心
寒假期间,体院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公益服务,展现青春担当。2023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李燕岐在重庆市垫江县6个社区开展“让乡村儿童一起阅读”系列活动,通过破冰游戏与绘本共读、带领儿童探索动物世界、学习团结精神、了解人体器官并组织开展了“童梦篮球行”活动,以专业能力激发儿童运动热情。除此以外,同年级同专业的毛敏参与贵州省施秉县“金蛇送福·焰动施秉”龙灯展演志愿服务,协助场地布置及2560余次鞭炮安全捆扎,保障传统文化活动顺利开展。2024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宋雅娇前往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导诊台维护就诊秩序、普及健康知识,践行《社会保险法》精神。2022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谭艺于在重庆市云阳县“暖冬行动”中提供便民咨询、文明劝导及急救服务,传递志愿温暖。这些公益服务活动不仅为受助群体带去了实质性的帮助和关爱,更展现了大学生们的青春风采和责任担当。
青春助力家乡,服务彰显担当
体院返乡学子立足专业特长,服务家乡发展。2022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梁建军回到重庆市江津区加入城管大队参与整治占道经营、规范车辆停放、记录行动全程,助力城市秩序优化。2022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孙熙在重庆市大渡口区社保中心完成8000余页文件整理、35个档案盒标准化封装,接听群众热线100余次,精准解答政策咨询。2024级运动训练专业唐俊楠则在巴南区担任家乡高中体能教练,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以专业知识和励志经历助力运动员突破瓶颈。2024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升本)专业陈兴悦参与河南省固始县郭陆滩镇周例会,协助部署热线办理、安全生产、秸秆禁烧等工作,推动基层政策落实,强化群众服务与环保意识。
传承家乡文化,共植桑梓情怀
2025年2月9日,体育与大健康学院以寒假为契机,结合家乡文化,组织4名志愿者前往重庆市彭水县,以蚩尤九黎城为原点,通过系统梳理史料、实地考察苗族建筑群、设计沉浸式影像叙事等实践,再现蚩尤的英勇形象与九黎文化的辉煌,生动展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湖南麻阳苗乡蒸腾的糯米香气中,2023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曾彦宸抡起木槐,与长辈们共打糍粑。黏稠的米团在槌起槌落间凝聚成圆,让苗族“以食载道”的智慧与游子的乡愁在此刻交织。与此同时,2023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曾铮正手持设备穿梭于百年的春秋祠,AR技术让飞檐上的木雕貔貅“活”了过来——扫码之间,沉睡的石碑开始讲述明清商帮传奇。当元宵的灯火点亮龙潭镇,2023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王亚铭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熟练地和面、揉搓,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在她们手中诞生,这些汤圆不仅象征着团圆和幸福,也传递着浓浓的家乡情谊。
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精神血脉
2025年2月7日-13日,体育与大健康学院组织15余名志愿者跨越遵义娄山关、重庆红岩地、合川先辈路、万州移民纪念馆,用脚步丈量信仰之路。志愿者们踏访红色地标,以镜头解构历史、以影像叙事信仰、以征文凝练精神。这场社会实践红色教育活动构建起了"移民奉献—长征铁血—红岩忠魂—先辈初心"的红色精神坐标系。
根植文化厚土,绽放时代芳华
2025年1月31日,2024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升本)专业崔美连有幸参观了位于大同市西郊的云冈石窟,这是一次让人心潮澎湃的历史与艺术之旅。当指尖拂过“昙曜五窟”的北魏砂岩,17米大佛的慈悲凝视与鲜卑匠人的凿痕对话,胡汉交融的纹样在莲花座上绽放——这不仅是佛教东传的史诗,更是刻在石头里的文化自信。当大三武术生踏上青吉村“村晚”舞台,一招一式已不止于竞技场上的较量。2025年1月5日-20日,2022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李喜洋从编排武术到直播镜头前腾挪劈掌,这场实践以“体教融合”为内核——用武术基本功教学带动村民科学健身,将“健康中国”战略在乡土扎根出青春强音。
从探访革命遗址到记录非遗技艺,从助力乡村“村晚”到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此次寒假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不仅为体育与大健康学院的学子们搭建了深入社会、服务家乡的实践平台,更让他们在活动中将专业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未来,学院将继续鼓励更多学子投身基层建设与公益事业,助力乡村振兴、城市治理与生态保护,传递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绽放出绚丽的公益之花。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